1. 自己的项目完成了国家级立项

2.分析中心
公选课选的“先进仪器分析”,接触到的仪器刚好可以解决大创项目中的一些难题,在结课论文的附言中大致讲了下我的想法和计划。分析中心的老师真好,他们认真的看了我的作业

3.机创赛

机创赛因为一点小插曲只拿了省二,挺遗憾的。但换个角度想,这个比赛直接推进了项目的整体进度,备赛的过程真的很锻炼人,尤其是第四次迭代,4天的时间要完成新样机的设计、制造和装配,当时真的压力超大。
实际上无论是理论层面上的创新还是对工程问题的求解,它都是我个人能力的映射,就像是一份独特的简历,我对这份简历挺满意的,因为就文献调研的结果来看,已经可以作为研究生的毕设了,但也只是缩水的毕设,虽然实现了相同的功能,但仍然缺乏理论层面的研究和计算。所以用同样的项目申了大创,未来两年补足理论层面的短板,还有更重要的目标,不过那就藏在我的开题报告里面了
发表回复